一、课前导航
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天平图片,引导学生认识天平。
二、教学目标
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,认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。
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当中的等量关系。
理解等式的性质,会用等式的性质,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一步计算的简单方程。
三、教学重难点
重点: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,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,理解等是的性质一,并能根据此解决简单的方程。
难点: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,会用等式性质一解方程。
四、教学过程
(一)、等式的意义
1.出示例1的天平图,让学生观察。
提问:图中画的是什么?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?想到什么?
2.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,了解天平的作用。
3.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,告诉学生:像“50+50=100”这样的式子是等式,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;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,则可提出“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?”
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。从表面上看,是含有“=”(等号)的式子。
(二)、方程的意义
1.出示例2的天平图,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。
2.引导: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“x”都是未知数;观察这些式子,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,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。
3.讨论和交流:写出的式子中,有几个是等式,有几个不是,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,在此基础上,揭示方程的概念。 像50+y=100、3x=180,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。方程一定是等式,等式不一定是方程。
(三)、完成练一练
1、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?哪些是方程?
2.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。
(四)、巩固练习
1.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,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,哪些是方程,再全班交流。要告诉学生,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,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(比如:a,b,c,y等等),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。
2.完成练习一第2题
(五)、小结
今天,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?你有哪些收获?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?还有什么问题?
作业:
1.完成补充习题
2.板书设计:
X+50=100
X+X=100
像X+50=150、2X=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教育89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 教育89 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发表评论